执法规范与否群众“看得见”交警直播执法吸引网友围观点赞
执法规范与否群众“看得见”交警直播执法吸引网友围观点赞
2016-08-26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作者:admin法制网记者 葛晓阳 刘子阳
“奥运健儿在赛场上争金夺银,你在隧道里争分夺秒。运动员收获的是掌声,你要在隧道里发生危险,收获的就是泪水了。”8月17日上午10时许,四川省成都市民警谭乔在直播镜头前,叫住一位骑着电瓶车违规走机动车隧道的市民。
这是“全国交警直播月”活动网络直播现场的一个场景。8月9日起,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组织多地公安交管部门通过官方微博等渠道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全国交警直播月”活动,执法规范与否群众“看得见”。截至8月24日,共进行网络直播18场,吸引大量网友围观,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微博“@公安部交通安全微发布”主持的微话题“执法直播台”,总阅读量达1亿余人次,评论9384余条。
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今天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通过开展“全国交警直播月”活动,既能够让网民获得交通安全法律常识和安全出行知识,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有效震慑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促进基层一线交通民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提升交警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交警直播不是作秀
8月9日,恰逢七夕节,“全国交警直播月”活动在山东省潍坊市“首秀”,潍坊交警的活动主题是“礼让斑马线,文明伴我行”。
9时许,潍坊市胜利东街和北海路路口西斑马线前,一辆轿车司机看到有路人等待通过,主动降速停车,等行人全部通过后才起步。
直播民警见状,示意轿车在安全区域停车,表扬司机之后送上一朵玫瑰花。这名司机成为全国第一位在交警直播中被全国网友点赞的文明驾驶员。
网络直播交警执法活动伊始,有网友问:“这是一个真人秀节目吗?”
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开展“全国交警直播月”不是“作秀”,所有的网络直播都在不影响交警正常执法的前提下进行。开展网络直播是推进交警系统执法规范化的一次创新尝试,希望利用网络直播这种时下流行的宣传方式,吸引网民广泛围观交警执法。目前,“全国交警直播月”是第一次尝试,以后这项工作将长期化、常态化开展下去。
“大家好,我是民警朱柳静,处于庆阳路十字,正在网络直播交通违法的现场。”8月19日,甘肃省兰州交警部门通过网络直播交警执法过程。
这是兰州交警首次现场直播执法行为,当天的网络直播中查处了超员、遮挡号牌、上路报废车、非法载客等多种违法行为。
别开生面的直播方式获得网友的一致好评,吸引两万余名网友在线围观。直播中,交警收获不小人气变身“网红”,有网友评论:“原来交警这么辛苦,致敬!”
兰州市公安局城关交警大队大队长王永刚认为,让民众直击交通违法现场,将执法全程呈现在广大网友面前,不仅有助于提高执法效率,而且能最大程度地确保执法公平公正性,让每一次执法行为都经得起推敲。
直播普法效果更好
“警察叔叔,那辆停在人行道上的红色轿车是违停吗?”
8月19日,有网友通过弹幕向正在网络直播执勤的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交警大队二中队交警祖瑞鑫发来提问。
屏幕上,祖瑞鑫一边走到轿车旁查看,一边细致地为大家讲解:“马路牙上面是行人的道路,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除依法划定的停车泊位外,人行道上严禁停放机动车。”
记者注意到,直播交警执法过程中,一线民警全程参与,专业解读现场执法依据、执法环节、执法流程,与在线网友进行交流,及时解答网友提问,增加了直播的互动性和知识性。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开展执法直播时,常设定鲜明的主题,着力增强普法效果。比如有的重点查处酒驾、毒驾、涉牌涉证、无证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有的为暑期旅游出行的群众提供便利。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越新颖的传播方式效果越好,虽然交警执法需佩戴执法记录仪,但一般而言老百姓是看不到的,直播既满足了大家的猎奇心理,又普及了交通法律知识、传递了正能量,这一做法紧跟时代潮流。
增进警民相互理解
临近中午,四川成都骄阳似火,谭乔和同事们被晒得几乎浑身湿透。他打趣说:“我们是‘焦警’,晒焦的交警。”
这次直播持续了39分钟,有34.5万名网友在线收看。众多网友通过微博留言:“为辛苦的交警点赞!”“大热天交警也不容易,汗流浃背。”
谭乔通过镜头对现场群众和观看直播的网友说:“交警的工作非常辛苦,而对交警最大的支持,就是遵守交通安全规则。”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各种冲突矛盾多发,处在执法一线的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往往成为网民非议的对象,甚至在一些事件中,警民鱼水关系变成了“水煮鱼”的困境。
交警民警执法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原汁原味地呈现给人民群众,不仅是对近年来公安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的一次“大阅兵”,更是为促进警民互相了解、增进理解打开了一扇门,为公安事业的发展凝聚社会支持的“最大公约数”。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王敬波认为,很多执法领域都可以推广这种形式,尤其是在城管执法、环境执法等容易和执法对象产生纠纷的领域。当然也要考虑直播的行政成本,回应社会关切,聚焦重点问题,实现直播效果最优化。
法制网北京8月25日讯